当前位置:首页  >>  文物保护法  

消防安全丨文物、文博消防安全知识 一起来了解!

来源:  作者:  日期:2025-10-20  点击数:

文物古建筑跨越千百年,

是文明的符号和历史的见证,

也是假期游玩的打卡胜地,

能够承受千年的沧桑岁月,

却也是脆弱的,

一旦遭遇火灾,

将会造成无法预估的损失!

近年来,

各地不少文物古建筑被烧毁,

令人万分心痛!

国家文物局提出

·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之前,相关单位应进行现场勘察和火灾风险评估;设计时应根据火风险评估结论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

· 文物建筑的防火设计应按照最低限度干预原则,优先利用或者改造现有的消防基础设施,并使用恰当的保护技术。

· 新材料、新产品和新工艺必须经过前期试验,证明切实有效,对文物建筑长期保存无害、无碍,方可使用。

· 所有保护措施、施工工艺不应破坏文物建筑本体及遗址,不应妨碍再次对文物建筑进行保护,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当是可逆的。

无论是游客假期游玩,

还是古建筑管理人员,

请注意消防安全,

一同保护我们的文物古建筑!

        博物馆重大火灾隐患与风险点

        施工用火不当

        博物馆作为对外开放的公共场所,其展厅布置更新较为频繁。装修期间涉及木工、电工等交叉作业,往往会因用火不当导致火灾。有些博物馆还会用易燃可燃物搭建展台,大大增加火灾风险。

        电气设备不完善

        多数博物馆内均使用各种用电设备,这些用电设备在使用和维修过程中发生短路或其他故障都有可能引发火灾。特别是在举办临时性展览活动时,易出现电线乱拉情况,存在重大消防隐患。

        人员不安全行为

        博物馆内游客众多,人员管控难度大。部分游客和工作人员缺乏消防安全意识,如将电动自行车带入馆内充电,携带火种或吸烟等。

        博物馆日常安全管理措施

        用电安全管理措施

        规范敷设电气线路。电气线路敷设应由具备职业资格的电工操作;电气线路不应敷设在可燃物上;

        严查严控电气火灾隐患。严禁私拉乱接电线,超负荷用电或使用大功率电器;

        严格落实用电管理制度。照明用电应与动力、消防用电分开设置:按照有关标准要求全面评估用电安全风险,定期开展电气安全检测、维护,并出具报告。

        加强明火作业管理

        在展览场地施工时,要制定并实施消防安全制度,配备临时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设备,进场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电锯等木工机械应设置在室外,如必须设在室内,应加强防火工作。现场废料等可燃物品要及时清理;

        油漆、喷漆作业,应保持良好通风:油漆、稀释剂等易燃危险物品,应储存在安全地点电焊、气焊作业应严格执行防火要求,采取防火措施;

        展台的摆放,不得遮挡消火栓或堵塞安全出口。

        加强用火管控和人员培训

        严格控制生产生活用火、有效实施防火隔离;加强对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值班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提升其职业技能,做到持证上岗;

        要注重对博物馆内的工作人员开展培训,提升消防安全意识、逃生自救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强化日常巡逻力度

        博物馆工作人员需每天进行巡逻检查,确保消防器材安全可用;

        同时加强对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的巡逻检查,保持良好通风散热。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消防检查巡查、日常值班值守、用火用电管理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防设施设备运行维护检测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等制度,完善消防档案台账,并实现集中管理和存储。

        博物馆火情应急处理

        迅速出动

        当工作人员发现火情后,应第一时间出动利用灭火设备迅速灭火,同时切断所有与火灾相关的电源、气源并拨打119火警电话。讲明起火地点、部位及起火物、火势大小、被困人员情况,同时派人接引消防车进入火灾现场。

        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火灾发生后,博物馆工作人员应根据预案或总指挥的指令,坚持“先救人、后救火”的原则,及时组织人员疏散、逃生和营救,避免人员伤亡,保证消防通道畅通无阻。

        现场保护

        灭火工作结束后,应派专人对火灾现场实施警戒保护,严禁在场人员进入现场,确保现场的原始状态,并配合公安、消防调查人员做好事故现场的调查工作。

        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搭施

        消防值班人员、微型消防站人员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赶赴着火现场,根据预案或指令检查是否已切断现场电源火源和气源,检查是否放有易燃、易爆物品或利用灭火器、消防栓等器材进行扑救如火势较大,应采取“先控制,后救火”的原则,根据现场情况及时采取冷却、隔离等措施,防止火势进一步蔓延,待消防人员赶到,配合完成灭火任务。

        积极抢救保护馆内火灾现场

        要采取“先保护重点藏品、后保护一般藏品”的原则,尽量减少馆藏藏品和文物的损失;应对现场实行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防止哄抢、偷盗。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网站管理: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17004414号-1     版权所有: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地址:嘉峪关文物景区    办公室联系电话:0937-6215162

甘公网安备 620201020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