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科普丨现代分析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运用(一)
来源:青海省博物馆 作者: 日期:2025-10-15 点击数:
文物保护学是一门交叉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仪器设备、新的观察手段和分析方法不断涌现,并相互配合,逐渐形成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互相交叉、互相融合。现代分析技术可以用来确认文物的真伪、年代、成份、结构以及文物的制作工艺和老化机理等方面的内容,为文物的保护、修复和复制提供证据。
超景深显微镜
显微镜是文物分析鉴定和文物保护工作最常用的分析工具之一。由于其结构简单、价格便宜、适用性强、操作简单等特点,在多数博物馆的保护实验室中都有配备。实体显微镜通常由物镜、目镜、镜筒、载物台和一个附加的照明灯等部分构成,可通过旋转物镜调节放大倍数。实体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一般为100~2000倍不等,一些较好的显微镜还配有照相系统,可获得被观察物体的显微放大照片。

【超景深显微镜】
观察文物的微观形貌常常是文物分析和文物保护工作的第一步,操作时,将少许(几微克)文物样品置于载玻片上,然后放在载物台的中央部分,就可用于观察。通过观察可获得文物的微观特征和保存状况等重要信息。如绿色颜料石绿,根据颜色的深浅可分为头绿、二绿、三绿、四绿和五绿等5种,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就会发现这5种颜料的颜色差异是由于颜料矿物粒子的粒径不同造成的,5种颜色深浅差异的石青颜料也同样如此;观察严重酥碱的壁画颜料粒子,很容易发现颜料粒子周围附着有大量的盐分颗粒,从而找到酥碱壁画发生的原因,为制定具体的保护和修复措施提供依据。显微镜还可用于观察纸张、丝绸、陶瓷等各类文物,是文物鉴定的理想工具。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发现不同深浅的绿色,其颜料矿物粒子的粒径不同

使用超景深显微镜观察纸币

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病害

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病害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网站管理: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17004414号-1 版权所有: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地址:嘉峪关文物景区 办公室联系电话:0937-6215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