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陈列展览  >>  基本陈列  

中华之魂——长城历史文化陈列(二)

来源: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作者:  日期:2020-03-03  点击数:

  第二单元的陈列主题“金戈铁马 边塞烽烟”是对中国古代长城战争的高度概括。长城自始建以来,就是为了战争攻防的需要,从早期的弓矢剑矛到后期的火器,长城攻战的悲壮与惨烈共同演绎了长城内外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故事。

                                                           
  长城攻战是中国历代民族政权巩固发展和兴亡更替的直接手段,每个朝代为了自己的政权稳定和扩展疆域经常性的都要参与到战争之中。长城攻战除军事实力的强弱外,重要的是军事武器的优劣对比。中国古代武器从先秦时期的青铜武器到汉代的铁器,按照功能和作用大致可以分为两类:远程弹射型武器和近身格斗型武器。其中传统冷兵器主要有弓、抛石、矛、刀、剑等。狭义上冷兵器是指不带有火药、炸药或其他燃烧物,在战斗中直接杀伤敌人,保护自己的近战武器装备。广义的冷兵器则指冷兵器时代所有的作战装备。冷兵器的发展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三个阶段。冷兵器出现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由耕作、狩猎等劳动工具演变而成,随着战争及生产水平的发展,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单一到多样,由庞杂到统一的发展完善过程。弓是人类使用最早的弹射性武器,带小孔的箭叫做鸣镝,相传是匈奴太子冒顿发明的。

                                                           

  据说冒顿为了试验此箭威力,亲手射杀了自己的宝马和爱妾。而长矛则是使用时间最长的长柄武器。因为再坚固的冷兵器都无法射穿城墙,所以在冷兵器时代,长城是坚不可摧的围墙。火器的使用开始于两宋时期,火药的运用使战争更加残酷壮烈。北宋初年,出现了用火药制造的火箭、火毬等,原始的火药兵器开始装备军队,宣告了冷兵器时代结束,从此中国古代兵器的发展步入了新时代。火器的使用自北宋经南宋、元、明到清朝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前,延续约9个世纪。中国传统火器发展的最高峰是明代,明代火器在军事防御中作用十分巨大,当时就有“河西火器雄甲天下”之誉。明代火器从其分类来看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是用手持点放的火铳和鸟铳,其形体和口径都较小,一般筒内装填铅弹和铁弹等物,其射程数为十步至二百步。第二类是安装在架座上发射的口径和形体都很大的火炮,多数筒内装填石、铅、铁等物,俗称“实心弹”,少数则装填爆炸性的球丸,射程一般在数百步至二三里距离。火枪在火铳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小型铁弹丸就是它的子弹。火器用于战争后,长城的防御能力较冷兵器时期有所下降。
“天田”又名“土河”, 是汉代长城防御的重要形式。就是在边塞的烽燧外侧平铺一条宽宽的细沙带,通过观察上面有无人的足迹或马的蹄印来判断敌人是否经过。守望士卒每日定时巡视天田,扫平沙面,称为“日迹”和“画天田”。但是这种防御方式是非常被动的,为了切实有效地减缓敌人行军速度,虎落运用而生了。所谓虎落,是埋与营寨周边地面上的防御设施,就是将小木桩一端削尖倒插在地上,小木桩经过炭火烧烤变得非常坚固,桩尖高出地面,使敌人望而生畏。它能够有效减缓步兵和骑兵的行军速度。     

                                                           

                                                                                                                                     天田虎落
  转射是汉代城障女墙上嵌砌的一种装置,可自由转动,能观察到城外 110 度视角内的地面,即可以观察敌情,又可以封闭射孔,以防敌方箭矢。

                                                           

                                                                                                                                                 转射
  铁蒺藜作用类似虎落,但是比虎落更加先进:其一,它可以随意撒放无需固定;其二,它设计巧妙,无论如何放,总有一个尖端朝上,因此它又名“扎马钉”。有的铁蒺藜中心有孔,可用绳串连,以便铺设和收取。战国时期已使用铁蒺藜,秦汉以后,铁蒺藜成为军队中常用的防御器材。宋代以后铁蒺藜的种类逐渐增多,如布设在水中的“铁菱角”,联缀于木板上的“地涩”,拦马用的“蹄”,在刺上涂敷毒药的“鬼箭”等。

                                                           

                                                                                                                                             铁蒺藜
  铁锁甲使用铁环环环相扣而成,重量将近二十斤。它的作用类似于现代的防弹衣,不过它主要防止冷兵器,也就是刀剑矛等的砍伤和刺伤。

                                                           

                                                                                                                                              铁锁甲
  瓷雷使用瓷胎做壳,在中间的圆孔中填放火药。引燃火药后瓷雷爆炸,其棱角非常具有杀伤力。

                                                                                                            

                                                                                                                                                瓷雷
  猪蹄是敦煌汉代长城沿线的采集品,是汉代守卫边疆的士卒们生活的遗存之物,历时已 2000 余年,是极为难得的长城文物。      

                                                           

    猪蹄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网站管理: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17004414号-1     版权所有: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地址:嘉峪关文物景区    办公室联系电话:0937-6215162

甘公网安备 620201020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