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陈列展览  >>  基本陈列  

中华之魂——长城历史文化陈列

来源: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作者:  日期:2017-07-28  点击数: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以“中华之魂——长城历史文化”为基本陈列内容,分为四个单元,分布在五大展厅内,以嘉峪关为依托,以文物为展品,以中国长城中的河西长城为展示重点,集中展示了中华长城“上下三千年,纵横十万里”的历史文化。陈列共有展板121块,文字15000余字,图片142幅,模型20个,文物242件,复制文物38件,雕塑11组,浮雕110平方米,图表36幅陈列内容集中国史学界、文物考古界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长城研究成果于一体,将战国至明代的长城构筑史,以图表模型、文字版面、彩色图片形式浓缩在展厅空间内,既为长城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又使游客在短时间内,对中国长城在时间、空间演化上有一个整体、直观的了解。

    第一单元“纵横万里,雄峙千年——长城历史沿革”,以各朝各代长城的空间分布以及修建沿革情况为主题,着重介绍河西长城历史沿革。“长城走向略图”通过光、电的运用,直观呈现了中国历代长城的分布状况,“历代长城修建年表”高度概括了历代长城的总体修筑情况,为观众建立起系统而久远的长城历史发展脉络。地域与整体性相结合,历史性与时代性互补,嘉峪关长城博物馆在展示长城全貌的同时,特别强调了河西长城的历史地位。为了让观众有更为直观的理解,展览将河西各地的长城图片、详尽的文字介绍和图表、表现各代修筑长城时所用工具、材料及修筑方式的文物都一一展现,特别是 “长城建筑类型” 和“长城八大关”的模型精致美观,以三维具体的生动形象,向观众展示出了长城工程体系中各类建筑的功能特征及各具特色的长城八大关。

    第二单元“金戈铁马,边塞烽烟——古代长城战争”,旨在向观众展示2000多年来,在长城上下展开的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军事画卷。本单元陈列将极具强烈动感的演示图景与静态的历史文物相结合,将相关文物按“守”与“战”两大主题分类陈列,从冲击力极强的战争场面向更广阔的古代长城军备情况、士卒生活、军事技术等方面拓展,增加了陈列内容的深度与厚度。展厅中刀、枪、剑、戟、地雷、火炮等兵器的布阵,将中国古代各类兵器的洋洋大观呈现给观众。利用沙盘模型、模拟情景演示等现代科技元素,展示了古代军事建制、作战手段和技术的发展状况等,增强了与观众的互动性,场面气势宏大,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

    第三单元“长河落日,丝路花雨——河西长城与丝绸之路”,是嘉峪关长城博物馆的精华和特色所在,主要展示了长城护卫之下的河西地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超写实雕塑场景“西出阳关,春风玉门”,以河西长城的阳关和玉门关为背景,生动展现了守关将士“西出阳关”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与胡商牵驼、千里奔波、一朝入关的欣喜之景,带给观众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将长城文化与丝路文化紧密相连,是本陈列的特色之一。本单元以馆藏丰富的长城文物为展品,体现了长城与丝路,这一伴生文化的鲜明特征及其丰富内涵,重在表现长城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密切关系,从河西长城管理、河西屯田、河西丝绸产贸、河西长城各族生活四个层面,重点展示了古代河西地区的交通、屯田、边关行政、出入境制度、丝绸生产、丝路贸易、各民族社会生活、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等重大主题。通过对河西长城与丝绸之路的历史关系的展示,从而揭示了河西长城对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和西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所起的重大历史作用。

    第四单元“北漠尘清,山河形胜——古今嘉峪关”,以“古代嘉峪关”和“嘉峪关盛景”为两大展览主题,重点以图片的形式,展示了嘉峪关悠久的社会历史文化及其周边丰富多彩的文物古迹和自然资源,增强了展览的观赏性。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网站管理: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17004414号-1     版权所有: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地址:嘉峪关文物景区    办公室联系电话:0937-6215162

甘公网安备 62020102000109号